一,、輔導人員應明確工作范圍,。輔導人員必須了解心理輔導的局限性和自身的局限性,在自己職責范圍內開展工作,對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必須及時推薦其他有關人員予以解決或建議來訪學生到相關部門咨詢,、治療,;對來訪學生提出的超出自己職責范圍的要求,,不能予以滿足;
二,、輔導人員應嚴守保密原則,。輔導人員要為來訪學生嚴守個人秘密,,對來訪學生的有關資料、案例予以保密,,單獨保管,,不列入學校有關檔案;不將來訪學生的的案例作為談話資料,;
三,、輔導人員應以滿腔的熱情、真誠的態(tài)度對待每一位來訪同學,。輔導人員應平等對待他們,,信任他們,尊重來訪學生的人格尊嚴,,保護來訪學生的心理權益,,接納來訪學生的各種認識和困擾,,理解來訪學生的各種需求,,幫助對方解決問題;
四,、輔導人員應遵循教育發(fā)展的模式向來訪學生提供幫助,,并立足于幫助啟發(fā)來訪學生自己認識自己,自己幫助自己,,自強自立,,健康成長;
五,、輔導人員必須始終注意保持和來訪學生關系的純潔性,。輔導人員不得與來訪學生及家長建立心理輔導及教育關系以外的其它關系,不得收受來訪學生和家長的任何物質報酬及饋贈,;
六,、輔導人員應工作認真、負責,。在輔導時,,須學會傾聽,做好記錄,。分析問題時,,要做到客觀、仔細,、耐心,。在咨詢結束時,要及時整理來訪者的材料,,并做好分析與總結,,并將輔導情況歸檔,,備以后查閱;
七,、輔導人員在工作中要以心理學等理論為指導,,尊重科學,實事求是,,以科學態(tài)度和專業(yè)要求工作,,創(chuàng)新工作方法;
八,、輔導人員在工作中需要使用心理測驗時,,必須遵守我國頒布的《心理測驗工作者道德準則》,按心理測驗的規(guī)范進行,,不濫用心理測驗,,科學、客觀地使用測驗后果,;
九,、輔導人員必須接受規(guī)范的專業(yè)培訓,努力鉆研有關理論,,提高自己的專業(yè)能力和技能,,探索工作規(guī)律,還必須熟悉學校的組織,、目標,、規(guī)范和各種教育策略,了解大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并將學生心理健康輔導專業(yè)要求和本校實際相結合,;
十、來訪學生應本著三“誠”態(tài)度即:“誠實”,、“誠懇”,、“誠心”。不得以玩的心態(tài)來對待,。在接受輔導過程中,,應該虛心認真的和輔導人員進行交流,講述自己即將或者將要面臨的困惑和問題,。